职业与健康 ›› 2021, Vol. 37 ›› Issue (1): 46-50.DOI: 10.13329/j.cnki.zyyjk.2021.0011
摘要: 目的 了解沈阳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特征,为制定卫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。 方法 依据 ICD-10 编码对全死因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,计算 2019 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性别、年龄别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, 死亡构成比及相关指标,并对2003—2019 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。 结果 2019 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粗死亡率为 904.75/10 万(男性 1 056.75/10 万、女性 760.59/10 万),标化死亡率为 337.13/10 万(男性 409.08/10 万、女性 270.49/10 万),婴儿粗死亡率为 0.215%(男性 0.276%、女性 0.149%),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 63.64%。2019 年,城区居民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(X2=201 771.752,P<0.05),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,2003—2019 年城区居民粗死亡率随年份变化呈现上升趋势(X2=4 416.183,P<0.05),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(X2=148.285,P<0.05)。2019 年,沈阳市城区居民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,占全部死因的 82.65%,死因顺位的前 3 位为心脏病、肿瘤及脑血管病,恶性肿瘤死亡前 5 位为肺癌、肠癌、肝癌、胃癌和乳腺癌。2013—2019 年,沈阳市城区居民期望寿命总体呈上升趋势,2019 年期望寿命为 80.85 岁。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沈阳市城区居民生命健康,沈阳市应继续深入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扎实推进 5 癌筛查工作,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、男性、孕产妇及老年人群防控和管理。